4月1日,校督导专家李树旗教授、刘冬梅教授受邀莅临政史学院,参与法学教研室和政治学与行政学教研室联合开展的"AI变革对人文社科专业教学改革的启示"主题教研活动。副院长霍凤娥及两个教研室全体教师参加

与会教师一致认为,在AI技术深刻重塑知识生产与传播模式的背景下,人文社科教育亟需构建"技术赋能"与"人文坚守"的双向路径。AI工具在提升信息处理效率的同时,也可能消解学生的批判性思维根基。由此,技术理性与人文价值的平衡,是当前教学改革的核心命题。
经过热烈的讨论和观点碰撞,大家认识到:AI时代更应注重学生思辨能力的培养,通过案例研习、翻转课堂等形式,训练学生辩证使用AI工具的能力,建立"工具辅助-自主思考-价值判断"的学习闭环;推行"专业经典导读书目计划",结合读书报告与课堂辩论,夯实学生人文底蕴;结合法学专业和政行专业特色,拓展"模拟法庭""基层治理工作坊"等情境化教学模式,增强学生对现实问题的感知与解决能力。


AI时代也将重塑教师的课堂。研讨中普遍认为,教师自身要提高技术应用能力,深化学习通等智慧教学平台的功能开发,实现AI工具与课程设计的有机融合;建构人文课堂,在知识传授中融入更多人文思考、注重价值观引导,通过课程思政建设强化课程育人功能;革新教学模式,运用AI技术开展学情分析,实施差异化教学,同时保持师生间深度互动的传统优势。
督导专家高度肯定研讨成果,李树旗教授指出:"人文社科类专业教师应成为技术应用的引领者而非被动适应者,在教学中应重点培养学生三大核心能力——信息甄别力、逻辑思辨力、价值判断力。"刘冬梅教授特别强调:"AI时代更要坚守教育的本质,通过‘技术赋能+人文铸魂’的培养模式,使文科人才具备不可替代的竞争优势。"

本次联合教研活动形成AI时代"技术向善、人文为基"的教育教学改革共识,为学院推进专业建设提供了重要思路。后续学院将通过一系列改革举措,将研讨共识付诸实践,切实推动技术赋能与人文教育的协同发展,培养符合时代要求的复合型文科人才。